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能引發社會共鳴的愛心善行

能引發社會共鳴的愛心善行

作者: 林創訓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彌迦書 68
「從示巴出的乳香,從遠方出的菖蒲,奉來給我有何益呢‧你們的燔祭不蒙悅納,你們的平安祭我也不喜悅。」  (耶 6:20
「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上帝,勝於燔祭。」 (何 6:6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雅122~27

教會的影響力衰微,佳美形象漸失
二千多年來,基督教對國家社會的影響力,除了在中世紀的全盛時期最巨外,其後就日漸衰微,至今仍未見有轉強之勢,從歐洲教會教勢的沒落以及社會人口、文化的多元變化即可看出端倪,甚至連美國這個以基督教信仰立國的國家,進入21世紀以後,小型教會呈現快速的沒落,起而代之的是巨型教會,然而巨無霸教會醜聞弊端層出不窮,教會形象嚴重受損,破壞社會觀感,教會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了。
今天台灣教會不分教派都期盼教會能大復興,所以經常高聲吶喊各種「翻轉」的口號,如:福音翻轉生命、翻轉青年人、福音翻轉世界、翻轉台灣、翻轉教室、翻轉...等等,「翻轉」現在成了基督教專用的流行用語,簡直像極了當年的「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八股口號。大量的使用「翻轉」口號,是有提升士氣效果,不是不好,但那只是對教會內有效,絲毫沒有影響到社會。如何能撼動社會人心才是重點,而使目標「翻轉」之前的作為才是教會要努力的方向。
基督徒所傳的「福音」不應只是非常有道理的話語,能喚醒人心,或是對處在困苦中的人有奇妙的安慰效果;「福音」也絕不是聽得到而吃不到,空口說白話的好消息。當在曠野,主耶穌面對五千多飢餓的聽眾,吩咐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喫罷」,結果雖然是主耶穌親自以五餅二魚行了神蹟,讓那五千多人吃飽還有剩餘,重要的教導是「福音」要能使人「身、心、靈」都得著飽足,而且是現在,不是等到未來。
今天教會或是基督徒在對人傳講福音之後,是否認為工作就結束了,責任已盡了?在面對社會芸芸滄桑大眾,主耶穌吩咐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喫罷!」這句話言猶在耳,卻沒有五餅二魚的神蹟再現,基督徒當如何行呢?
「行公義,憐憫行善」是普世公認肯定的事,而且是人人樂於參與的事。自從福音傳入台灣至今已近150年了,所謂「福音」就是好消息,既然是好消息,理應受歡迎與接受,為何「福音」在台灣社會經過150年的歲月,仍未引發普遍性的共鳴。特別是最近3040年來,台灣中年與青年人所受的教育普遍提升很高,應該更能接受「福音」,也會引發他們的共鳴。然而綜觀台灣所有的教會教勢,依然成長緩慢,「福音」似乎已被定位為西方宗教的宣傳口號和說詞,都是勸人向善,並沒什麼特別,感受不到「好消息」的實際。
感受得到的「好消息」
「福音」就是好消息,為何沒有引發共鳴,許多接觸過福音的人,聽傳道人傳講福音信息的時候,是有感受到福音的美好,然而光聽是很容易忘記,那種美好的感受也會很快就消失,這樣聽過福音的人也就不可能將那美好的感受傳告他人了。就好像總統、民意代表選舉,那些候選人在造勢會上發表政見,說得慷慨激昂,選民聽到激勵性的話語,情緒被挑旺起來,使得整個會場熱血沸騰不已,但會後人去樓空,會場就變得一片冷清,一切恢復平靜,方才那令人情緒激昂的言論隨風煙消雲散,除了垃圾什麼也沒留下。但當候選人當選後,實踐他的政見,那些看不見的政策變成實際的建設與措施,人民就感受到當選人選前所說的政見—「好消息」是真的了,而且那種感受是會長久持續下去。接著引發連鎖性的共鳴,這種連鎖性的共鳴所產生的效應,就是擄獲民心。政策中若有須要百姓配合或參與,相信會有眾多人樂意自動的加入政策活動行列。
回頭來看「福音」,我們所傳的福音是否讓人能感受到好消息的「實際」,什麼是好消息?好消息是什麼?社會對基督徒所傳的福音以及教會所策畫推動的事工,是否讓他們聽得到?看得見?感受得到?是否能引發社會各界的共鳴?被社會認同與肯定而樂於跟隨教會公義的腳步行?教會不能只是在每一次的禮拜或佈道會的講道時,才使人暫時性的感受到信息的美好。尤其是佈道會,因為佈道會所傳講的內容通常都充滿感性,特別能觸動聽眾的心情,但佈道會後並未撼動社會人心,就好像音樂會結束曲終人散,演奏者收拾樂器,回家預備下一次的演出,聽賞者享受一場優美音樂的薰陶,心靈得著洗滌,輕鬆愉快的回家休息準備隔天上班工作,一切又恢復往日生活。如此年復一年,150年過去了,台灣的教會福音事工依舊,教會與社會的關係仍然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侵犯,雖和平相處但不相往來。
如何讓福音引發社會共鳴

福音性的愛心善行就像音樂一首首好聽的歌曲,歷久彌新的在人群社會中傳唱,營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社會環境。

教會要使所傳的福音能引發社會共鳴,首先教會必須要有自我反省檢視的能力,能自我反省者必然是態度謙卑者。其次是要有整全的福音觀,福音不單是為了得著未來永生盼望,同時也是為了今生的美好。福音要帶給人美好的今生,當然不能光說不練,不但傳得讓聽者滿懷盼望與期待,更要有實際作為以證明福音真的是好消息。以色列的農業墾殖合作社「奇布茲」是一個很好的成功案例。
上帝起初創造天地世界,上帝看著是好的,即使是糞土(食物鏈)也是好的,世上唯一不好的就是「罪」,道成肉身的主耶穌來到世上,主要的工作就是除掉害人沉淪的「罪」,使整個世界恢復回到上帝起初所創造的天地世界,當然也使人恢復與上帝合好的關係。
上帝與人的關係,從上帝的角度和立場來看,「祭祀、燔祭、平安祭」這些都不是 上帝所要的(當然不是不要),上帝要人變好變善,上帝要人認識祂,知道祂像浪子的父親一樣,期待浪子恢復原本的兒子的身分,沒有「罪」來將父子隔離。「祭祀」是為罪而設,主耶穌為世人「罪」的問題,完成了除「罪」的「祭祀」工程,人只要接受主耶穌,認罪悔改,就可得著重生的新生命,由此可知「新生命」並非由傳統祭祀來得的。
現在的教會通常會將禮拜與各項聚會看為主要事奉事工,是屬靈的祭壇,認為敬拜讚美就是類似「祭祀、燔祭、平安祭」,因此也就將禮拜、聚會、敬拜讚美當作一種「祭祀」,而基督徒是獻祭的祭司。會如此認定,是因為使徒保羅與彼得所說的話:
使徒保羅說: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羅 12:1
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上帝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羅 1516
使徒保羅說的「當作活祭」並非傳統祭祀的傳承延續動作,保羅緊接著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 12:2
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就是主耶穌拆毀傳統祭祀與藉十字架所建立的拯救之道。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太 24:2
「這個人曾說,我能拆毀上帝的殿,三日內又建造起來。」 (太 26:61
使徒彼得說:
「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上帝所悅納的靈祭。」  (彼前 2:5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前 2:9
此外希伯來書、啟示錄也都提到主耶穌是大祭司,各民各國作祭司:
「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 (來 2:17
「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上帝,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上帝.在地上執掌王權。」        (啟 5:910
以上經文所提到的「祭司」,都是表徵上帝與基督徒在靈性上的關係,經文的作者並無意要世上的教會恢復猶太人的傳統祭祀方式來敬拜上帝,或將主日禮拜視為祭祀。如果論「作祭司」,「萬民皆祭司」是照什麼等次稱為祭司聖經沒記載,依使徒保羅的說法,對不信的人傳福音者纔是「祭司」。使徒保羅對「祭司與祭祀」所作的說明:
「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上帝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羅1516
再者,舊約聖殿與新約教會,職務的人員編制也大不相同。
「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林前 12:28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弗 4:1112
這兩處經文都說明 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並沒有「祭司」這種職位與工作。如果將「當作活祭」和「君尊的祭司」換個說法,也就是「祭物」和「祭司」。也就是保羅說基督徒要像「祭物」,而彼得說基督徒像「祭司」。其實保羅絕無影射用傳統祭祀的觀念,來教導教會以傳統祭祀來進行禮拜之意。而彼得只是借用祭司的身分來表達基督徒如祭司般的尊貴而已。
上帝向基督徒所要的是甚麼呢?是讓世人感受得到的事
「上帝喜愛良善、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上帝,勝於燔祭。」
「上帝向基督徒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基督徒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基督徒是不是祭司,敬拜算不算是祭祀,那是教會內的事,與對外傳福音是兩回事,因為主耶穌要門徒出去傳的福音,是傳揚主耶穌的拯救恩典,也就是上帝的公義與憐憫。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 上帝同行纔是社會上非基督徒感受得到的事。如果基督徒把傳福音的焦點放在如教會內對上帝的敬拜,無論你如何盡情盡全力如火般的熱烈敬拜,聖經告訴基督徒說那不是上帝所要的。從傳福音事工的立場來看基督徒當作的事,就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行公義,好憐憫,絕不是把教會內的敬拜模式改包裝(舊酒裝新瓶),再搬到公共場所去呈現,就自我認定是在傳福音。這種活動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是一種宗教活動,就像廟會的歌仔戲、布袋戲、抬轎遶街,很難觸動不同信仰人的心。
宗教活動向來就少會引發社會共鳴,如果活動是具公義性與憐憫性像台灣世界展望會的「飢餓三十」、紅十字會的捐血活動、照顧街友的恩友會、照顧植物人的創世基金會...等等這類長期常態性運作的非營利組織,他們作為正是遵行「行公義,好憐憫」,也是能引發社會共鳴的傳福音事工。台灣還有數不盡急需要翻轉改正的「地方」等待基督徒去工作,去收割,教會該知道如何像挪亞造方舟般的心情,祈求上帝賜下屬靈的智慧與異象,使教會有智慧研擬出能引發社會共鳴的明確又有效的事工。
什麼是現代方舟 教會
教會就是「現代方舟」,然而基督徒應如何定義「教會」?
狹義:一般有禮拜堂建築,有牧師等神職人員組織;
廣義:1.被上帝選召出來的一群人;
2.凡兩、三個信徒聚在一起(公司行號、機構、組織)就是教會
主耶穌說:「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太 18:20
「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主耶穌的名聚會」就是教會。這種廣義的教會用「現代方舟」來形容,實是再恰當不過了。狹義的教會注重禮拜確實很像祭祀用的聖殿,而「方舟」用來呼召人進入救恩,它可能造在公司裡,也可能建在工廠內,隨處隨在,讓人因福音樂意走進方舟。
福音要引發社會共鳴,教會不能將聖經的真理,只運用在教會內各種聚會禮拜講道或教導而已。應教導基督徒將聖經的公義真理,活用到社會無論士、農、工、商、政治等各行各業上,好去翻轉慘遭扭曲一兩千年的社會價值觀,以及資源老被少數自私無憐憫的強權者霸佔,這種不公不義現象;並幫助弱勢者得著公平的機會以改善充滿壓力的辛苦生活,脫離月光舉債的困境。
上帝愛世人,就以最平常的事來看上帝的愛,如下雨、日照,給好人也給歹人,是給人有強烈感受的作為。主耶穌為世人捨命,世人是很難感受到,但基督徒絕對知道且應該感受得到主耶穌為世人捨命的愛。教會應將主耶穌為世人捨命的愛,轉化成讓世人能感受到的作為。「救助」是現代M型社會弱勢一端迫切期待的援手,教會就是這雙「救助」的推手。「救助」可分成:救濟與協助,救濟的對象大多是站不起的人;協助的對象則是:給機會就能站起來的人。以往教會所做的大多偏向救濟方面,目前社會所呈現的現像是需要「協助」的比率高於需要「救濟」。由於台灣因產業轉型以及外移,造成許多中年人失業,加上大學畢業就失業,這些人都是有機會就能站起來承擔家計的人,他們一站起來需要「救濟」的人就更少了。
教會福音事工中最缺的,就是推動基督徒營利事業組織工作,教會之所以不敢碰觸這類的事工,主要是跟「錢」有關。這是教會最軟弱,最沒信心,也是最沒有智慧的地方,雖然與金錢牽連,難抑人心不生「貪」。然而有智慧的管理是可預防弊端發生,何況教會是基督徒資源的集中處。教會如果缺乏管理能力,靈命又不成熟,就很像主耶穌比喻中那個受託領一千銀子的僕人,也可能像出賣主的猶大。
二十幾年來台灣教會也興起宣教之風,而宣教無論國內外,對象大多是以同文化為主,是傳教性質,其成效顯然不彰。惟獨跨文化的極少數私人小組織,以經營企業方式到慕斯林區傳福音,沒有意識形態,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在嚴禁傳基督福音,又危險的回教國家營商宣教,改善貧窮的慕斯林生活,頗受當地政府百姓歡迎與肯定,是有實效又成功的傳揚福音好典範。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是普世價值,各國人都歡迎,沒有宗教品牌也沒有意識形態,是最能引發人心共鳴喜歡接近的事情。做什麼?怎麼做?宛如新酒裝新瓶,有待基督徒去研發,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基督徒們應禱告祈求聖靈賜下啟示與智慧,且都有基督的心,與上帝同行,合力完成使萬民作主耶穌門徒的使命。

0 意見:

張貼留言

 
Design by Wordpress Theme | Bloggerized by Free Blogger Templates | coupon c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