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霍金跨海談 AI 人工智慧


霍金跨海談人工智慧

《中天的夢想驛站》人工智慧系列報導
2009年以來,北京都會舉辦移動大會,因為他們知道,他必須從傳統的、繁複的、代工很低廉的製造業,直接跳到人工智慧。他們理解,過去的中國工廠模式, 已經不可複製。今年移動大會甚至請來了史蒂芬霍金談人工智慧。中國目前是將人工智慧當成重大的國家戰略。
這不是一場科技大秀,而是國家層級的經濟戰略。在全球三大消費電子展之外,各國無不希望在下一波人工智慧浪潮上,爭得一席之地。於是北京自2009年起,積極切入行動互聯網領域,9年來吸引全球超過70個國家元首及著名科技人士參與。2017這場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更有來自全球100名頂尖科學家、500位企業領袖及10萬名觀眾,在兩萬多平方公尺的多功能展區聚集,共商發展大計。
2017主題設定為「天工開悟」,指的是緊抓住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要求具備更多的工匠精神,是保持一種開放心態,是給大眾傳遞更好的作品與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把打開虛擬世界到現實世界的鑰匙,將科學和創新、商業、娛樂等跨界融合。而內容則涵蓋了時下最受矚目的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移動醫療、大數據雲端計算等熱議話題,並首次引進高規格科學家閉門峰會,以「科學復興」為名,向全球100位當代科學家、企業領袖和前瞻投資機構發出對話邀請,希望透過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三維向度進行腦力激盪,共同打造對社會各界產生廣泛影響的思想盛宴。
APUS集團執行長&創辦人李濤說,「這對於中國互聯網所有的從業者來說,將會是一次巨大的機會,向世界展示產品。我希望能看到中國資本和中國技術能走向世界,並在產品中融入當地文化。我也希望GMIC能變成一個國際平台,不只讓中國公司能向世界展示個案,也能把全球新科技引進中國,把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科技上的鴻溝填補起來。」
由於伴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升級,智慧AI技術越來越多被企業所接受,到如今已經演變為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慧能夠高度模仿人的思維方法,也可能超越人類思維,凌駕於人類智慧之上。今年大會也特別邀請號稱「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劍橋大學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錄製影片,暢談他眼中人工智慧的未來。
劍橋大學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表示,「在我的一生中,我見證了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就是人工智慧的崛起。簡單來說,我認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嘛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嘛就是最糟糕的。簡言之,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最大事件,但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我曾說過,人工智慧的全方位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的死亡。比如最大化使用智慧性自主武器。今年早些時候,我和一些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共同在聯合國會議上支持其對於核武器的禁令,我們正在焦急的等待協商結果。目前九個核武大國,可以控制大約一萬四千個核武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將城市夷為平地。放射性廢物會大面積汙染農田。最可怕的危害是誘發核冬天,其中的火和煙霧會導致全球的小冰河期。這一結果使全球糧食體系崩塌,如末日般動盪,很可能導致大部分人死亡。」
「我們做為科學家對核武器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因為正是科學家發明了它們,並發現它們的影響比最初預想的更加可怕。我相信,生物大腦可以達到的,電腦也可以達到,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因此它遵循了在理論上,電腦"可以模仿人類智慧,然後超越"這一原則。但我們並不確定,所以我們無法知道,我們是否會無限地得到人工智慧的協助,還被它藐視並邊緣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毀滅。」
的確,我們擔心,聰明的機器將能夠取代人類正在從事的工作,並迅速地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機會。在人工智慧從原始型態不斷發展,並被證明非常有用的同時,我也在擔憂,創造一個可以等同或超越人類的事務所導致的結果。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演化的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將被取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但未來人工智慧卻可以發展出自我意志,一個與我們衝突的意志, 一些短期的擔憂,在無人駕駛方面,從民用無人機到自主駕駛汽車。比如說,在緊急情況下,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不得不在小風險的大事故和大概率的小事故之間做選擇。另一個擔憂就在致命性智慧自主武器,它們是否該被禁止?如果是,那麼"自主"該如何精確定義?如果不是,任何使用不當和故障的過失,應該要如何問責?
還有另外一些擔憂。由於人工智慧逐漸可以解讀大量監控數據而引起的隱私和擔憂,以及如何管理因人工能取代工作機會帶來的經濟影響。長期擔憂主要是,人工智慧系統失控的潛在風險。隨著不遵循人類意願行事的超級智慧崛起,那個強大系統威脅到人類,是否有可能出現這樣的錯位結果?如果是,這些情況是如何出現的?我們應該投入什麼樣的研究?以便更好的理解和解決危險的超級智慧崛起的可能性,或智慧爆發的出現。
毫無疑問,未來的人工智慧將徹底顛覆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在醫療、教育、工業生產等多個領域,大大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但為了讓更成熟的智慧AI技術能成功推動科技發展,2017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也特別邀請來自谷歌、IBM、亞馬遜、英特爾及卡內基美隆、史丹福、柏克萊等大學,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專家,在展會上零距離授課,為大家破解AI學習路線,加速AI職業發展。一日千里的科技,將決定未來各國的競爭力,中國很明顯地不願缺席。


李開復談 AI人工智慧列國家戰略

李開復談AI人工智慧列國家戰略
《中天的夢想驛站》AI人工智慧系列報導
中國大陸對於人工智慧非常重視,事實上他的危機感非常早,他認為只有人工智慧可以挽救下一個階段的中國的經濟。文茜的世界週報主持人陳文茜也特別專訪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他非常深耕中國大陸,而且在這方面有很重要的代表性,他為我們介紹他所了解的中國大陸目前人工智慧發展的狀況。
擁有14億人口、全球勞動力最多的中國,卻想盡辦法要成為全世界最不需要人工的自動化大國。
Bloomberg 彭博社亞洲企業總編輯Brian Bremner表示,「(中國)他們要稱霸世界,抗拒也沒用。你說的沒錯,中國凡事都大計畫,看到日本、歐洲和韓國在機器人上的高度發展,他們也想做大機器人產業。所以他們擬出規模極為龐大的計畫,要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人工智慧時代,沒有哪個企業能單打獨鬥。2017年兩會,人工智慧(AI)首次被列為大陸國家發展戰略軸心,標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時代,科技創新成為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
事實上,大陸的人工智慧發展,比政府工作報告領先很多,京東商城的智慧倉儲、海爾的自動化生產,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腦,早已開始運轉。中國大陸也是全球人工智慧產業成長最快的城市,光是廣東一省,2015年投注在自動化相關產業的賦稅優惠就高達1370億美元,經濟學人就曾特地到躋身全球「先進製造聚落」的珠三角,探訪全世界最創新的城市深圳。
WIRED未來城市紀錄片/三諾集團全球渠道副總裁江山表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矽谷至少有26%的科技,其實是來自深圳。
以前外國企業到深圳落腳,看上的是賦稅、勞力,現在看的則是"腦力"。深圳平均花在研發上的金額超過它GDP4%,是其他城市平均值的兩倍,深圳一地提交的國際專利數量,甚至超過法國和英國,根據世界銀行所做的研究指出,中國大陸為其出口產品增加的價值,達到76%,遠高於外界想像,中國製造業只是「低技術含量的山寨」、或只是「全球工廠」這種刻板印象,其實都需要重新檢視。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專訪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他就肯定中國早已走上人工智慧大國的道路。
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大陸在關於人工智慧的部分的發展是很驚人的。當然如果你用MIT(麻省理工學院)的角度,用史丹佛的實驗室的角度來看,大陸在這種頂尖不會是比不上美國,可是如果你看他在各行各業中,其他的人工智慧的部分,他發展是很驚人的。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我覺得中國肯定會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大國,這有幾點重要的理由。第一個,大量的中國人參與人工智能的研究,我們全世界43%的頂級論文是華人參與的。就是如果我們把人工智慧的這種教授做為圍棋來看的話,可能你今天的(MIT)Rus教授,可能是八段、九段的。中國的這43%,可能是三段、五段、七段的,但是這些都會成長上去的。
第二,人工智慧是吃數據的,誰數據多,就能夠更快做出東西來。中國人口多,所以你要做無人駕駛,因為中國車子多。而且現在中國人臉辨認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因為照得多嘛。所以它的轉型也會數據多、轉型快。還有一個很可能讓你意外的理由,就是中國的傳統企業還是很落後的,比如說銀行用什麼軟體,當然台灣可能也很落後,但是大陸也是落後的。
保險公司用什麼軟體,就是他們的IT化不如美國,但是這個也給人工智慧一個機會,因為人工智慧要去取代美國的非人工智慧的銀行、保險的軟體,它的門檻會比較高。中國的話,你只要稍微做得比低的門檻高一點,可能就賣進去了。所以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會很快。
還有一點就是政策跟自我約束。美國人在這種事件上特別的糾結。當然我們可以尊敬他是基於基督教、人權、個性化、對人的尊重,還有隱私的保護等等的,我們可以尊重這一點。但是事實上是,美國對於數據的分享,還有這種數據的使用 管理了很多,這個在中國可能會可以更開放。 (陳文茜問,因為他們沒有隱私權問題?) 其實也有,但是沒有美國的那麼重視。
陳:所以你會認為淘寶網將來會變成一個人工智慧公司?根本不是一個現在大家想像中的淘寶網?
李:他已經是了。
大陸有14億人口,其中的7.31億是網民,是美國的2.5倍。人工智慧的三大核心-演算、編碼、數據,人口多,成了科技發展的天然優勢。
陳文茜表示,譬如說如果以京東商城或者是阿里巴巴為例,因為他的整個購買量非常的大。或者是說像當當()也一樣,他們那個書的購買也是很大。他變成一個人工智慧公司,他的意義是什麼?
李開復回答,自己賺錢是最直接的,因為淘寶知道他所有的用戶的習慣。當你上淘寶,他說你買了這個商品,因此會買其他什麼商品。你今天的瀏覽軌跡跟你個人的帳戶會給你做什麼服務。
然後第二個就是他會推金融,他說你要買這個東西你買不起,我借錢給你。他會只有針對那些還得起錢的人來借,所以慢慢的,他的產業鏈會越做越深。還有他可以做精準營銷,他對於還不是他的用戶,可以判斷你會不會成為他的用戶,人工智慧它以後會比我們更清楚,我們會想買什麼?想吃什麼?想交什麼樣的異性朋友?所以這些東西它都會可以轉換成經濟價值
陳文茜問,所以它如果做為一個你剛才講的交友、找伴侶,它會不會變成Matchmaker 比你去隨便街上,或是在學校讀書認識一個男女朋友更好一點?
李:淘寶可能不會,微信可能會,微信懂你會懂得比淘寶更多,所以各有各的機會。
陳:在中國大陸你覺得你最看好的?
李:在中國大陸一定是數據。第一個,因為現在第一個階段是最賺錢的,數據最賺錢。我覺得製造的話,可能華為是最厲害的,華為是長久非常營利的公司,他也在大量的雇用人工智慧的人才,所以我可能說硬體方面會最看好華為。但是如果說是在馬上賺錢方面,我覺得B.A.T手中有大量的數據,大量的人才,他們應該是最有賺錢的機會。而且可能因為他們賺太多錢了,就開始進入了硬體、汽車 ,各種的行業,但是我其實覺得,巨頭在人工智慧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是一個公司做得特別龐大,其實對貧富差距,對人類的安全是個挑戰。
我最近常常提到七大黑洞,就是GoogleFacebookMicrosoftAmazon,還有大陸的百度、騰訊、阿里,這七個公司的權力太大了,數據太多了。對外並不分享,挖了人才也出不來。因為他們用,我數據多一點、來我這工作更好玩做為理由。所以現在世界上的AI的人才跟數據,都在這七個公司,而且他們並不開放。
所以我會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更開放型的方法,不開放的話,MIT、史丹佛、CMU(卡內基美隆大學)也沒戲了,因為這些公司的老師,他們可能有最先進的思想,但是他們數據不夠。在AI的領域裡面,數據要比思想還更重要一點點,兩者都要有,(陳:除非他們也是替Google工作),所以被挖去了好多。
李開復也說,人工智慧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我們需要千百個AI公司,去制衡那些巨無霸。而在這個浪潮中,台灣除了鴻海、台積電等少數公司,有實力產生人工智慧的價值鏈之外,因為對全球趨勢的輕忽加上政治內耗,恐怕再度錯失一次科技崛起的機會。
李開復說,因為其實就是從半導體跟TC時代,台灣是領跑全球的,但之後在網際網路、軟體開發、移動網路、社群網路,一次一次又錯過了 這次AI(人工智慧) 看來也是要錯過的。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台灣教會一直忽略的福音事工,能引發社會共鳴的愛心善行 「剩食行動」 剩食餐廳在台中開張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2017.04.04
每天菜市場收市時間前,這兩個女生就要跟收菜車比速度,因為傳統市場裡沒有被你買走的蔬菜,大多在垃圾車裡。
他們經常發現,很多蔬菜其實完好無缺,只是等到明天賣相不佳,但是這種蔬菜今天就能餵飽很多人,因此她們一攤攤拜訪,請市場的菜攤一起配合他們的剩食行動。
一位參與剩食運動的菜市場老闆娘說,「不要說配合,要感恩他們,有些東西真的還可以吃,我們又吃不完,要送人,現在的家庭有的不要。以前我們在差不多三十年前的時候,中午過後,有人會用比較便宜的價格來買,現在都沒有,這種食物又可以吃,又浪費掉。」
楊七喜說,「因為我們回收回來的東西,常常是大家賣不完的漂亮蔬果,跟有一點醜的醜蔬果,過大、過小、過熟跟有一點碰撞的部分,實際上只要攤在大家面前,大家都會很驚訝,這個竟然是每天要被丟掉的東西。」
她是楊七喜,2016年年初開始進行一項剩食計畫,她跟台中當地的向上菜市場合作,攤商免費提供當天賣不完或有點瑕疵的蔬菜,而一個小型菜市場丟棄的蔬果,可能很超乎你的想像。
「其實我們現在才收五攤,菜市場有20攤的菜攤,我們每天收的部分至少從10斤到40斤中間不等,因為我們現在開始紀錄,我們每天拿回來的蔬果大概有多少。我們上個月已經快要到一噸了,光一個月,五攤的量。」
認真檢視這些被淘汰的蔬果,有點過熟的花椰菜、微微內凹的玉米,還有運送過程被蹂躪擠壓的綠色蔬菜,它們很好吃,只是不美麗。楊七喜和伙伴整理這些蔬果,一部分當成晚餐料理,一部分免費提供給社區居民。
拯救剩食,在國際上是個具有共識且推動多年的運動。糧食的浪費,第一站來自生產現場。像這種外表不規格化的,長得奇形怪狀又可愛的,被稱為醜蔬果。醜蔬果之所以被淘汰,只是因為太大或太小,無法進入規格化的銷售流程,但是這等於直接將生產過程耗費的水資源、地力、肥料、時間和人工全部放棄。一個荷蘭的團隊將他們收集製成果汁,一樣營養滿分。
好蔬果千辛萬苦進了市場之後,也有可能來不及上餐桌,面臨被丟棄的命運。
英國慈善團體FoodCycle,跟當地超市和傳統市場合作,在全國成立十多個食物收集站,然後組織志工一起烹調,提供弱勢者和社區的人一餐溫飽,在食物之上 重新連結人們的生活。
FoodCycle,多數都是老客人,而且只要吃過這餐飯,當過志工,超過八成的人都會認為自己是社區的一分子。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無法到達餐桌,總重達到13億噸,全英國一年也至少浪費40萬噸的食物,全球食物分配不均如同貧富差距一樣,越來越嚴重。
1994年成立於英國倫敦的FareShare,在全英國建立20個據點,統一收集各製造商和超商多餘的食物,整理之後,再運送到慈善團體,光是2014年,就拯救了超過12千噸食物。
楊七喜的剩食計畫,從小型而家庭式的廚房,在20173月,邁向正式的餐廳。
在餐廳開幕前,這個小廚房是一切計畫的核心和開始。傍晚五點半,廚房開始傳來溫暖的切菜和料理的聲音,主廚用今天市場上收到的蔬果即興發揮。因為每天收到的蔬果不一定,料理也就得要靈活變化。很快的,廚房傳來食物的香氣,有點黃的綠色花椰菜,會變成時尚的奶油起司燉蔬菜,被拋棄的,成為被期待的。
小客廳的人情是超乎想像的,隔壁的鄰居拿來一道炸豬肝給大家加菜,賣蔬菜的先生,遠道送來一箱番茄。
這個特殊的餐桌,沒有點餐,而是寒暄聊天。有人正待業中,有學生、鄰居媽媽、打工換宿的朋友。溫暖的醜蔬果,連接了人與人的距離。
一起來共享剩食晚餐的一個大學生說,「每次來都還滿驚喜的,你看到他準備的菜色,你完全沒有辦法想像它是剩食,如果你一開始不知道這個的話,看起來看不出來,吃起來吃不出來,就是很好吃。」
然後,你可以自己決定,這一餐要花多少錢。
楊七喜說,平均下來一個人是投七十幾塊,光剩食共食的部分,可以付房租,也可以支付營運的費用。
食物從土地那一端走來,要歷經風霜雪雨的考驗、運送的跌撞、被挑選的命運、搶在過熟之前跟時間賽跑、躲過壞烹調的折磨,最後才能來到你的餐桌。
也許,剩食的全名,其實是豐盛的美食,因為沒有蔬菜應該被拋棄,也沒有人應該被忘記。

 
Design by Wordpress Theme | Bloggerized by Free Blogger Templates | coupon codes